协会新闻
聚氨酯原料行业劲吹亚洲风
受欧债危机的影响,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,但亚洲地区(含中东)的聚氨酯原料行业依然呈现产销两旺的盛况,领跑全球需求增长。由于聚氨酯主要原料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(MDI)、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、聚醚多元醇(PPG)等产品生产技术与设备复杂,进入门槛高,化工巨头公司正在通过合资、并购、技术合作等方式,在亚洲强势扩张。
需求增长亚洲领跑
“由于聚氨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,在中国、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强势拉动下,亚洲聚氨酯原料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。”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朱长春表示。
据统计,2011年全球MDI总消费量在475万吨左右,其中亚洲187万吨、西欧173万、北美100万吨。专家表示,预计未来几年,全球MDI需求将继续保持7%的年均增长率,增长最快地区是亚洲,年均增长率在9%~11%。
2011年全球TDI总消费量在200万吨左右,其中亚洲以83万吨稳居首位。预计2016年,全球TDI消费量将增长到265万吨,年均增长率为5.8%,而需求增长将主要来自于亚洲和南美等地区的新兴国家。
亚洲的聚醚多元醇、1,4-丁二醇(BDO)等聚氨酯原料需求也稳步增长。随着亚洲产能的逐渐释放,未来东亚、中东和中南美将是聚醚多元醇增长最快的地区。
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弹性体专委会主任宫涛认为,未来5年中,中东地区聚氨酯市场将强劲涨势,并带动多元醇和异氰酸酯需求的增长。“由于中东当地没有聚氨酯原料生产基地,所以异氰酸酯和多元醇都依赖进口,2011年中东市场TDI和MDI年消耗量均为10万~12万吨、多元醇为18万吨。海湾地区的建筑行业是快速增长的潜在市场,未来这一地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。”宫涛表示。
装置扩产强势推进
朱长春介绍说,目前亚洲为MDI、TDI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,2011年亚洲MDI和TDI总产能分别达到223万吨和136万吨,分别占全球的39%和53%。特别是巴斯夫、拜耳、万华等纷纷在亚洲建设异氰酸酯项目。巴斯夫扩大其在韩国工厂的MDI生产能力,并在中国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项目;拜耳在中国新增25万吨TDI产能,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商;万华也在中国烟台、宁波和匈牙利分别投建新的异氰酸酯项目。
“全球TDI生产重心正逐步向亚洲,特别是中国转移。” 朱长春说。2011年中国TDI产能76万吨,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,其次为美国(38万吨)、韩国(30万吨)、日本(26万吨)。
其他聚氨酯原料生产中心也在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。全球BDO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、日本、马来西亚、沙特阿拉伯和韩国等地。截至2011年,全球BDO总产能约197万吨,其中亚洲地区的总产能为118.7万吨,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60%。预计2015年全球的BDO总产能将有望突破300万吨,其中中国将占近5成产能。
己二酸方面,全球装置总产能约349万吨,近3年来,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。随着亚洲多套己二酸新建或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,预计2015年,亚太地区将成为己二酸最主要的生产地区。
聚醚多元醇方面,2011年全球产销量约610万吨,开工率近70%,产量的增长同样主要来自亚洲地区。
并购合作异常活跃
“欧债危机影响了许多行业。但在聚氨酯行业,各企业仍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在努力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。”朱长春告诉记者,“随着亚洲聚氨酯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提升,聚氨酯原料企业看准了亚洲市场的潜力,而加强并购、合作是这些跨国企业投资亚洲的重要战略方针。”
有专家指出,由于跨国聚氨酯企业拥有技术优势,通过合作、并购,在亚洲投资建厂,可以靠近原料来源地以及产品需求区,减少物流等中间环节的费用,产业也更容易进入当地市场。
比如巴斯夫印度公司收购印度克宁特种化学品公司。中国环氧乙烷生产商三江化工收购兴兴新能源75%股份。泰国PTT也以1.69亿美元收购日本宇部化学亚洲公司25%的股份。
今年年初,陶氏化学和泰国暹罗水泥集团合资成立的泰国新环氧丙烷(PO)工厂正式投入生产运营。该项目采用过氧化氢制环氧丙烷(HPPO)工艺,年产能为39万吨。生物琥珀公司(BioAmber)也与PTT和三菱化学展开合作,在泰国建一套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BDO装置。
此外,美国Genomatica公司日前宣布,计划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合资在亚洲建设一个生物BDO项目。巴斯夫与Petronas公司合资的马来西亚BDO装置也已重新启动。中石化和SK化学合作,将在中国重庆上马年产20万吨的BDO项目。
由于传统聚氨酯及原料企业对于生产技术、工艺的对外授权极其谨慎,中东地区的沙伯等石化企业进入聚氨酯原料生产领域,也只能与巨头们合资、合作。三井化学2012年2月底宣布,已同意沙伯公司使用其TDI/MDI技术建设相关项目。根据该协议,双方还将联合进行TDI/MDI技术开发。此外,沙特阿美和陶氏化学已在沙特的朱拜勒成立了合资公司,将建大型石化项目生产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,工厂计划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投产。
摘自 《中国化工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