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【解读】万华营收公告公布!1800亿营收背后的利润悬崖!万华化学如何穿越周期迷雾?
2024年,万华化学以1820.69亿元营收刷新历史纪录,同比增长3.83%,稳居全球化工龙头地位。这一增长得益于三大核心引擎:
产能狂飙:福建MDI装置技改后产能翻倍至80万吨/年,宁波基地新增60万吨/年MDI产能释放,全球市占率突破35%;
全球化布局:深化欧美、东南亚市场运营,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42%;
产品矩阵升级:POE、柠檬醛等高端新材料投产填补国内空白。
总资产规模同步攀升至2933亿元,较年初增长15.92%,相当于再造1.5个宁德时代。
在营收光环下,130.3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22.49%,暴露出化工巨头的增长阵痛:
原料价格疯涨:纯苯、丙烷、丁烷均价同比飙升13%-25%,吞噬超40亿元毛利;
MDI价格战加剧:国内聚合MDI基准价跌至1.68万元/吨,较2023年高点缩水28%;
战略投入拖累:研发费用同比激增25%,电池材料等新业务尚未盈利;
资产减值止血:主动计提15亿元低效资产减值,相当于砍掉3条传统产线。
第四季度净利润仅19.4亿元,创近五年新低。
2025年2月,美国对华MDI发起反倾销调查,指控倾销幅度高达305%-507%。尽管万华对美出口仅占产能8%,但这场贸易战释放危险信号:
区域市场重构:欧洲巴斯夫、陶氏化学联手施压,倒逼万华加速东南亚基地布局;
技术壁垒升级:POE催化剂、生物基丁二醇等核心技术成博弈焦点;
产能过剩隐忧:全球MDI开工率跌破70%,POE在建产能超规划需求。
这场战役将重塑全球化工话语权,中国龙头面临“守擂”与“突围”双重考验。
为破局周期困局,万华化学豪掷168亿元落子电池材料:
磷酸铁锂全产业链:收购安纳达、六国化工股权,打通“磷矿-磷酸铁-正极材料”链条;
烟台超级工厂:2026年投产10万吨磷酸铁锂,剑指宁德时代、比亚迪供应链;
生物基革命:全球首套万吨级生物基1,3-丁二醇装置投产,碳足迹降低50%。
董事长廖增太将其定义为“二次创业”,目标3年内新能源业务贡献20%营收。
万华化学正从MDI单核驱动转向多元技术突破:
光学级PC:48万吨产能加码5G基站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;
环烯烃共聚物:打破日本宝理垄断,抢占半导体封装材料高地;
尼龙12弹性体:耐疲劳寿命超1000万次,改写人形机器人关节材料标准;
电子特气:7N级甲硅烷纯度比肩林德气体,切入芯片制造核心环节。
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4%,2024年专利授权量达612件,居化工行业首位。
激进扩张带来隐忧:
短债高压:860亿元短期借款压顶,流动比率低至0.66预警线;
技术替代危机:陶氏化学第四代磷酸铁锂材料已实验室量产,性能碾压现有产品;
行业周期波动:化工产品价格持续震荡,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。
万华化学正以“三倍速”推进蓬莱基地、乙烷裂解等项目,试图用规模优势穿越周期。这场关乎中国化工产业话语权的战役,或许才刚刚打响。
来源:元明粉行业资讯
免责声明:
本站部分文章、资源收集转发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站所转发的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,只供参考之用,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无关,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